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口罩生產的行列,醫用熔噴布的價格也水漲船高。
diyi財經記者獲悉,由于部分企業轉產醫用熔噴布,擠占了其他非織造布材料的產能,導致紙尿褲的原料產能受到影響,部分原料成本上漲超過六成,也帶動了紙尿褲的成本上升,已有少量中小企業頂不住率先漲價,但大部分紙尿褲企業并不敢輕易漲價。
疫情發生后醫用口罩一度脫銷,國內從紙尿褲、衛生巾企業,到中石油、車企等紛紛轉產口罩。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,目前中國口罩日均產量迅速擴大,已達到1.16億個/天,口罩的缺口得到了緩解,但口罩原材料的需求也水漲船高,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。
正常情況下,口罩的diyi層即是拒水非織造布,第二層是醫用熔噴布,第三層是親膚非織造布,內外兩層本身生產紙尿褲也會使用,但平時這都不是稀缺原料。
紙尿褲原料供應并不存在困難,漲價是綜合因素所致。廣東非織造布協會向diyi財經記者回應稱,一方面疫情發生后,生產口罩必需的熔噴布緊缺,部分做SMMS非織造布的廠家可能對生產線進行調整,轉產熔噴布,而紙尿褲非織造布的原料產能就會受到影響。另一方面,由于市場需求較大,生產非織造布的PP原料價格也有明顯上漲,協會此前了解到,PP切片的價格從每噸萬元以下,也上漲至1.5萬元/噸。此外,疫情也帶來了物流、人員成本的上漲。
另一方面,紙尿褲屬于母嬰“剛需”產品,在疫情發生后,部分消費者囤貨也加劇了市場供應的緊張。
值得注意的是,原材料的上漲也給紙尿褲企業帶來了壓力,從2月下旬開始,少數廣東等地的中小紙尿褲企業已經發出調價函,上漲的幅度大多在5%。但此前據業內測算,這一輪原料價格上漲核算到紙尿褲產品上可能導致成本上漲近15%~20%。
不過,記者注意到,絕大部分紙尿褲品牌并沒有漲價的聲音傳出,尤其在京東、天貓等平臺上,目前進口紙尿褲的價格并沒有明顯變化,多店客服也表示暫時沒有收到廠家的漲價通知。
在業內看來,紙尿褲企業成本上漲卻不敢漲價是有苦說不出。
母嬰行業分析人士曹天偉告訴diyi財經記者,國內市場紙尿褲品牌眾多,近3年國內新出生人口的連續下滑,導致市場競爭加劇,行業本身都是肉搏戰,開發銷售渠道很難,漲價很容易造成市場份額流失;另一方面紙尿褲與奶粉的“剛需”程度不同,奶粉要入口,所以消費者的敏感度極高,不會輕易地更換品牌,但紙尿褲品牌切換并沒有太大的風險,漲價可能會導致消費者更換品牌。
“我們并不打算提價。”據徐超杰介紹,上漲的成本他們準備自我消化,畢竟隨著疫情的好轉,原材料價格會慢慢趨向穩定,工廠也將步入正軌,這種高價不會持續太久,但是對于一些中小型企業來說,這關可能就沒那么好過了。
海安縣勤豐化纖有限公司憑借單流的專業技術力量,前端的質量檢測系統與完善的質量檢測體系躋身業內優質企業隊列,專業生產pp短纖維、丙綸短纖維、滌綸短纖維、功能性丙綸短纖維、功能性滌綸短纖維等。
您還想了解更多產品信息,請聯系:錢先生 13962787918 ,13813743991 網址:http://m.sdkwz.cn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