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年外貿品質大可能穩中有升,但占我國出口貿易額1/3的紡織業對于2018年外貿形勢仍需謹慎看待,正面迎擊“逆全球化”的冷流。
逆全球化影響凸顯
今年前三季度,我國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2.4%,實現回穩向好的預期目標。但是,從2017年前三季度棉紡織外貿形勢看,并未出現明顯的外貿好轉。2017年1至9月,受利率大幅波動影響,棉制紡織品和棉制服裝的出口額較去年同期均呈負增長,進口額均呈正增長,棉制紡織品出口貿易額同比下降0.52%,棉制服裝出口貿易額同比下降2.82%。
究其原因,有多重因素
首先,在世界經濟增速沒有大幅提高的背景下,國際貿易投資難以持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;
其次,從商務部發布的研究報告中看,“逆全球化”溫床并未消失,保護主義抬頭趨勢仍將延續。貿易保護主義的負面影響將長期存在,發達地區、新興經濟體雙重擠壓我國外貿出口。
全球化與逆全球化的角力
如何對抗逆全球化已經成為我國政府以及外貿企業繞不過去的坎。有專家指出,市場、資本、網絡、政策、文化、社會等因素正在深入推動全球單體化,盡管有逆全球化的思潮和貿易保護主義的趨勢,但是全球單體化的發展勢不可擋。區域間、地區間、產業間的資源能力正在廣泛連接,如何有效地組織協同起來是關鍵,這直接關系到中國制造的競爭力。
總而言之,在當下西方逆全球化和中國以“單帶單路”推進全球化的趨勢下,中國必須抓住新技術革命、貿易自由化推進等機遇,推動自身進入單個高速發展通道。而對于我國紡織出口企業而言,則應該時時創新,以創新促發展,才能在逆全球化的低潮中迎風微笑,高唱“厲害是多么寂寞”